天津二级专业妇产
天津医大医联体
京津三甲医生
首页科普文章
让生命在美丽中延续
  日前,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宣布,由于其本人携带有突变的BRCA1基因,具有极高的乳腺癌罹患风险(美国专家预测为87%),为了预防乳腺癌发生,她接受了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假体重建手术。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肿瘤相关的头号杀手,而乳腺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或预防的手段;但乳房对于女性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哺乳器官,同时也是女性特征、形体美的集中体现,是女性美的重要标志。那么是不是对于乳腺癌高风险的人群,或是乳腺癌患者,就必须放弃女性美的标志,才能延续生命吗?美丽与生命,对于这些女性真的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  就让我们从安吉丽娜.朱莉的决定谈起。  要谈朱莉的决定,首先要搞清楚BRCA1基因。什么是BRCA1?它=乳腺癌吗?正常的BRCA1只是一个控制DNA修复的基因,一旦突变,会大大增加携带者的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从概率上说,携带有突变的BRCA1基因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为60%左右,是正常女性的5倍(正常女性为12%左右)。  虽然乳腺癌的预防与诊治已经进入了基因检测的时代,但基因检测只能给目标人群提供一个大致的概率估计,具体到个体,谁都无法准确预言。以朱莉为例,她携带有突变的BRCA1基因,再加上其他一些易感因素,最后计算出患乳腺癌风险为87%,但她最终是否会得乳腺癌,什么时候得,是谁也无法预测的。  那么对于高风险的女性,是否必须接受双乳切除呢?双乳切除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方法,但也是一个最激进的方法。其实有不少降低风险又留住美丽的方法,尤其在国内,绝大多数专家并不推荐通过双乳切除来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方法。  首先,最简单的,可以通过密切观察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BRCA1突变的女性,可以提早进行乳腺癌的筛查,从25-30岁即开始每年的乳腺癌影像学筛查。很多早期乳腺癌都能通过乳腺B超、钼靶、磁共振等发现,这些患者相当一部分能在治疗中保留乳房,并且得到长期生存。  其次,还可以通过药物进行预防。他莫昔芬是公认的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药物,既可以作为患病高风险的女性预防用药,也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用药。研究显示,口服他莫昔芬5年,可以有效降低49%的乳腺癌发病风险,而对于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的女性,甚至可以降低86%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对于预防,可以做到美丽与生命兼得。那么对于乳腺癌患者呢?其实,对于不少乳腺癌患者,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手段,同样可以使得美丽和生命一同延续。  首先,对于大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切除病灶及周围的部分乳腺就足够了,同时予以适当的乳腺整形来填补患处的乳腺凹陷,术后辅以放疗及合适的全身治疗,患者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预后。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在治愈乳腺癌的同时,保留了患侧正常的乳腺,术后乳房形态变化不明显。  其次,部分患者由于肿块较大或是肿块多发等其他原因无法行保乳手术,则可以接受乳腺切除+重建手术。其切除过程与标准的乳腺癌根治术相同,只是在切除后同时施行了乳腺的重建手术。重建大体分为假体重建与自体重建。假体重建类似于我们熟知的隆胸,即将硅胶植入胸肌后方,手术简单,创伤小;由于假体前方缺乏乳腺腺体的覆盖,仅留有肌肉、皮肤,因此形态与手感相对自体重建要差一些。自体重建,即将自身的组织(如背阔肌、腹部肌皮瓣等)取下,充填自身的乳房缺损。取腹部肌皮瓣进行假体重建的手术操作复杂,历时长,但术后效果明显优于假体重建,形态与手感均令人满意,同时还兼具有缩腹的美容效果。  综上所述,面对乳腺癌,美丽与生命也并不是一对冤家。让我们共同努力,见证生命在美丽中延续!分享:
2023-05-24
让生命在美丽中延续_天津人流
关于宫颈糜烂和宫颈炎
  “宫颈糜烂”是一个“过时”的名词。国外的教科书已经废弃这一术语。在卫生部规划教材专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专业专用的《妇产科学》教材中已经提到这个问题。但是国内的观念根深蒂固,还惯用这一名词。  什么是宫颈糜烂? 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鳞状上皮细胞(靠近阴道内),柱状上皮细胞(靠近子宫方向)。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不同。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在一些生理情况,比如青春期、妊娠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柱状上皮外移,因此宫颈口就有类似“糜烂”的表现:宫颈外寇呈红色,细颗粒状。由于柱状上皮比较菲薄,其下的间质透出红色,故肉眼观似糜烂,并不是上皮脱落、溃疡的的真性糜烂。在绝经以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因此  “糜烂”也就看不见了。  所以,本质上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与雌激素水平高有关。  临床表现: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的表现,但是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个别人会白带增多,但是比较清澈。  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的情况,这些是宫颈炎症的表现,是在宫颈上出现感染了以后出现的症状,甚至可以出现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宫颈囊肿、息肉和肥大,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  需要治疗吗?“宫颈糜烂”,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治疗。  宫颈糜烂不治疗会发展为癌症吗?  宫颈癌和宫颈糜烂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2023-05-24
关于宫颈糜烂和宫颈炎_百度天津哪个医院妇科看的好
“宫颈糜烂”是个错误的临床诊断术语?
  一、“宫颈糜烂”的本质是什么?  国内教科书以往对“宫颈糜烂”的描述是:宫颈外口充血、发红、颗粒状外观。宫颈被覆上皮在胚胎发生期有两种:原始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青春期前,原始鳞-柱交界位于宫颈管内或外或阴道穹窿的任何处。青春期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体积迅速增长并大大地超过了子宫体,随即发生宫颈外翻。外翻使宫颈柱状上皮暴露于宫颈外口,呈“红色粗糙状”:红色是因为柱状上皮呈单层排列其下方有丰富的血管网;粗糙是因为柱状上皮相互融合呈绒毛或颗粒状。过去,将宫颈外口“红色粗糙状”误作“被覆上皮缺失”用术语“宫颈糜烂”描述,这是一个不恰当的、错误的术语,应该放弃。  “宫颈糜烂”的本质是宫颈外翻,这一生理现象从女性青春期持续到未来的几十年中。  二、“宫颈糜烂”-宫颈转化区与鳞状上皮化生  宫颈被覆上皮由宫颈管内至外依次为:柱状上皮、化生上皮和原始鳞状上皮。宫颈管外口常为宫颈转化区的区域。转化区由活跃的化生上皮所构成。  1、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与鳞状上皮化生:已知雌激素作用于子宫颈,可使柱状上皮由宫颈管内移动至宫颈管外。当柱状上皮暴露于阴道的酸性环境中,引起位于柱状上皮下方的储备细胞暴露、增生,分化,进而形成薄而多层的假复层(即化生上皮)。这种由宫颈柱状上皮向鳞状上皮方向转化的生理过程称为鳞状上皮化生,化生大约需1-3周,且不可逆转。女性一生中大约有60%以上的柱状上皮发生鳞化。  2、新近的研究显示,宫颈的化生上皮对致癌型HPV特别地易感!但原因不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宫颈癌及其癌前期病变位于转化区内而非外。  3、转化区类型与宫颈病变的解剖学位置:宫颈转化区在女性一生中呈动态变化(即上下移动)。胚胎期(胎盘激素的作用)、青春期、妊娠期或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其转化区多位于宫颈管外口(旧称“宫颈糜烂”),其内的鳞状上皮化生十分活跃。为判断宫颈病变的解剖学位置,阴道镜下将转化区分为三种类型,:I型转化区(满意的阴道镜检查):转化区全部位于宫颈管外。II型转化区(不满意的阴道镜检查):转化区部分位于宫颈管外/部分位于宫颈管内。III型转化区(不满意的阴道镜检查):转化区全部位于宫颈管内。CIN或宫颈癌多位于转化区内,识别转化区的类型,是为了判断宫颈病变是位于宫颈管内、外、还是内外皆有?了解宫颈转化区的类型与鳞状上皮化生机制,对临床医生识别宫颈的病生理变化并对宫颈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是十分有用的基础知识。  三、治疗“宫颈糜烂”的危害有哪些?  几十年来国内对宫颈中、重度糜烂提倡给予电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近年来还将西方发达国家专门用于治疗宫颈癌前期病变(CIN)的LEEP(即宫颈电外科环形切除术)技术,也用于宫颈糜烂的治疗。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种治疗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  治疗“宫颈糜烂”的危害都有那些?首先,治疗“宫颈糜烂”有悖医学伦理,因受治的妇女可能并无宫颈疾病,因治疗带给妇女身心的负担与经济的损失是不道德的!其次,不做宫颈筛查即行治疗,可能遗漏宫颈浸润癌或高级别癌前期病变这对患病妇女来说是危险的。另外,治疗还可能带来以下伤害,如:宫颈外口粘连或闭锁、创伤导致“宫颈炎症”或“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性交后出血或长期白带有血、宫颈机能受损致妊娠期流产或早产等等。  人们认识宫颈癌已有200多年历史,在不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多数地区,因医疗条件有限,临床医生习惯仅以肉眼观察来判断宫颈有无疾病。可经肉眼辨识的宫颈浸润癌仅为少数。典型的宫颈浸润癌,其解剖学外观多有失常,癌组织的无序增长使宫颈呈不规则或菜花状,表面多伴有被覆上皮的脱失(即真实的糜烂:其病理学意义与浅表溃疡相一致)或有侵蚀性、空洞型的溃疡,宫颈表面常有出血或接触性出血等。相反,外表光滑的宫颈被普遍认为是健康的。这些认知用今天循证医学的思维重新审视,都是错误的。仅靠肉眼观察来判断有无宫颈疾病,通常是困难的。  四、宫颈癌前期病变的诊断方法为“三阶梯技术”  宫颈浸润癌起源于子宫颈的鳞状上皮或腺上皮。其自然史的早期阶段为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导致宫颈移行区上皮的成熟分化过程被缓慢地破坏,这一早期阶段即为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为宫颈细胞学,辅助方法有高危型HPVDNA检测。确诊宫颈癌及其高级别癌前期病变的方法为“三阶梯技术”,即:宫颈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对高级别癌前期病变的治疗方法只有一种:切除全部病变。宫颈癌防治的重点在于早期检出宫颈癌及其高级别癌前期病变并给予规范化治疗。分享:
2023-05-23
“宫颈糜烂”是个错误的临床诊断术语?_天津和美医院简介
对宫颈糜烂是什么
宫颈糜烂并非正的糜烂宫颈糜烂是妇女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文献报道,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其发病率高达40%~60%。女性的子宫颈分内口和外口。内口上皮是一种纤细、会分泌粘液的红色柱状细胞,外口由灰黄色的鳞状上皮覆盖。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子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就会被柱状上皮所覆盖,就形成了宫颈糜烂。阴道镜下观察糜烂面,实际上是完整的柱状上皮,因柱状上皮为单层,其下的间质呈红色,故肉眼观察为红色糜烂样。由此可见,宫颈糜烂并非真正的糜烂,与正常光滑的子宫颈相比,只是直观上感觉像糜烂而已。此种改变与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移位有关。阴道镜下观察到的宫颈“糜烂”是鳞柱交界转化区。很多女性之所以会对这个病如此恐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被“糜烂”两个字吓坏了。患宫颈糜烂多无症状很多女性都是在正常体检时被意外发现患有宫颈糜烂,而之前并没有任何症状。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宫颈糜烂本身并不是炎症,即不是病理学意义的上皮缺失和炎症反应,而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宫颈生理变化之一,不是病理改变。当无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即不合并炎症时,宫颈糜烂患者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当然,也有一些患者的症状比较重,除了白带异常,可能还存在腰酸、外阴和阴道瘙痒等症状。但这并非宫颈糜烂本身所致,而多是因为合并的炎症感染所致。性生活不是宫颈糜烂的直接原因有人认为,宫颈糜烂是性生活导致的,因此一旦被诊断患上了宫颈糜烂,就对过性生活相当排斥。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目前,关于宫颈糜烂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婚后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如分娩、人工流产或性生活过于频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宫颈鳞状上皮破坏,宫颈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起宫颈炎症。但是临床发现,没有性生活的女性,仍然存在宫颈糜烂,有时甚至是重度糜烂。由此可见,性生活并非是导致宫颈糜烂的罪魁祸首。同时,专家提醒未婚,或无性生活的女性,如果有持续性白带增多,或伴有颜色、质地的改变,也应及时到妇科门诊就诊,以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宫颈糜烂并不一定导致不孕过去认为,宫颈糜烂常常伴有炎症,而炎症细胞会吞噬精子,同时还能导致宫颈粘液性状的改变,从而妨碍精子穿透宫颈粘液到达子宫腔。精子无法顺利到达宫腔,自然也就不能和卵子相遇,受孕也就无法实现。但现在发现,更多的年轻女性的宫颈糜烂只是宫颈上皮细胞类型的改变,并不伴有炎症感染,因此也就不会导致不孕。对于准备怀孕的女性,如果宫颈糜烂不伴有什么症状,生育专家建议应积极尝试怀孕,而不必急着对宫颈糜烂做过多治疗。如果伴有白带过多或白带发黄,已经引起不适,可适当用药物进行治疗,待症状改善后可尝试怀孕。宫颈糜烂与癌变无关许多患有宫颈糜烂的女性都担心会发生宫颈癌,认为宫颈糜烂越重,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宫颈癌。理论上讲,宫颈糜烂是一种病理改变,即宫颈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所致,而非真正的糜烂。而宫颈癌是宫颈鳞状上皮发生异常改变,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二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病理变化也不同。因此,单纯的宫颈糜烂,如不合并HPV感染,并不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但是,需要提醒宫颈糜烂女性,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应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初步除外宫颈癌的可能。因为,仅行妇科检查很难区分早期宫颈癌和宫颈糜烂。有条件者,在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同时,应行HPV检测,以除外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可能。阴道冲洗对治疗宫颈糜烂有帮助吗?女性阴道粘膜表面是鳞状上皮,它受到女性性激素的影响,发生着周期性脱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鳞状上皮细胞能分泌糖原,糖原被寄生于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从而保持阴道内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正常情况下,不建议女性做过度的阴道冲洗,这对于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并无益处,反而会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发阴道炎症。宫颈糜烂并不是细菌感染引起,如果应用消毒、杀菌、止痒、消炎类的洗液来冲洗阴道,可能会破坏阴道本身的保护屏障,不但对宫颈糜烂无益,而且可能造成阴道继发感染。因此,如果宫颈糜烂不伴有阴道炎症,不主张应用阴道局部冲洗液。宫颈糜烂能治愈吗?目前,国内治疗宫颈糜烂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物理治疗。通常认为物理治疗能够一次性治愈宫颈糜烂。实际上,在病因不清楚的情况下,无论何种保守治疗手段,都不可能完全治愈宫颈糜烂。临床上,经常遇到宫颈糜烂物理治疗治疗后,糜烂区变光滑(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但经过一段时间,宫颈糜烂又再次出现的情况。究其原因,无论应用微波、电熨、激光或冷冻的方法,其原理均是破坏糜烂面的柱状上皮,使其坏死、结痂脱落,新生鳞状上皮长入,达到“治愈”。如果真正病因不去除,宫颈糜烂就可能再发生。宫颈糜烂到底还要不要治?近年来,对宫颈糜烂的处理学术界有了一些新的观念。当无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宫颈糜烂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分泌物增多,不需进行治疗。(1)<30岁,对于单纯、表浅糜烂多为生理性变化,不必特殊处理。(2)>30岁,或颗粒型糜烂、不对称糜烂、有接触性出血、宫颈硬度不同,应作宫颈病变三阶梯筛查,除外宫颈病变。(3)颗粒型或乳突型糜烂,如合并有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等炎症症状,应进行治疗。在除外宫颈癌的情况下,多主张行物理治疗。(4)物理治疗方法较多,但治疗原理相同,疗效相近。关键是掌握正确的适应证,规范操作,注意围治疗期处理。物理治疗对以后妊娠和分娩有影响吗?采用激光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对宫颈可能会造成轻微损伤,在日后分娩时可能会影响宫颈的扩张性。在打算怀孕之前最好先到医院做一下检查,如果宫颈糜烂不影响怀孕或未合并急性感染可以先怀孕,待分娩后再进行激光治疗。但如果病情需要,还是应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物理治疗原则上只是破坏宫颈表面的一层细胞,通过损伤修复,使柱状上皮细胞转化为鳞状上皮细胞,从而治疗宫颈糜烂,因此物理治疗不会导致宫颈口狭窄,更不会造成不孕。分享:
2023-05-23
对宫颈糜烂是什么_天津哪里的中医看妇科好
宫颈糜烂的相关常识
  曾经有人把这个翻译为“cervical erosion”,但是很遗憾,你翻遍国外权威的妇产科教材,你居然是找不到“cervical erosion”的诊断。然后找wikipedia,自动地转到了“cervical ectropion”这个词上面去了,看来维基百科还挺智能,知道这个chinenglish的翻译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什么是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一个疾病,去做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  要谈宫颈糜烂,可能还是需要从医生的教育开始谈起。中国医学生的统编教材,在2008年之前的《妇产科学》上,宫颈糜烂一直是作为一个标准的疾病存在的,甚至有谈到它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但是实际上,那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中国的妇产科学,和国际脱轨了多年。在之前妇产科大夫,把宫颈生理期出现的宫颈的柱状上皮外翻当做是一种病理现象了,所以加以诊断。在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在其前言中明确表示:要和国际接轨,重视知识更新……不断更新临床诊断治疗标准。例如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内是应该要取消“宫颈糜烂”这一诊断的,但是由于不少医师知识更新缓慢,哪怕是在本科生教材修订这个诊断以后5年,仍然有很多医师在诊断“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说到底,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  【病生理机制】  宫颈糜烂为什么过去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异常的疾病了。  如果做妇科检查,医生能从阴道内看到的部分是那个黄色的部分,即是宫颈的外观(图3)。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图2所示,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Squamous cell),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columnar cell)。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来看下图3,那个在妇科检查下所见到的宫颈外观。在中央的部分,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了以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有点类似打仗起来的僵持区,这个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这个区域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宫颈癌和宫颈糜烂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下文分解)。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在检查的时候发现,在绝经了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cervical ectropion)。  【临床表现】  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表现。  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的表现,但是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就象有些人嚼点硬东西,牙齿或者嘴巴出点血,是可以理解的。  这里需要提一下宫颈炎,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的情况,这些是宫颈炎症的表现,是在宫颈上出现感染了以后出现的症状。宫颈那囊和肥大,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  【需要治疗吗】  如果理解了前面提出的内容,就不难理解所谓的“宫颈糜烂”,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治疗,现在如果一上网查询到诸多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同时顺便提一下,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需要进行治疗的。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医院来定,但是通常情况下,急性的炎症用栓剂药物治疗就可以了,慢性的炎症可以采用激光或者冷冻等物理治疗的方法。  【需要定期检查吗】  宫颈的定期检查是必要的,这个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  【不治疗会发展为癌症吗】  宫颈癌的发生是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有些HPV的所谓的高危型HPV,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的时候,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宫颈癌自从有了宫颈刮片以后,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关键就是提前预防和治疗。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在30岁以后,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检查,到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对生育有影响吗】  理解宫颈糜烂是生理现象的话,也就意味着这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的。  【为什么那么多的医院还在治疗宫颈糜烂】  如前所说,国内对于宫颈糜烂的观念的改变是08年以后正式写入教材的,但是还有很多医生没有了解和学习这个新概念,还在诊断和治疗宫颈糜烂。  现在社会上令人气愤的是,不少不良医院,用宫颈糜烂这个来作为吸引病人来妇科门诊的招牌,让健康人去一查一个宫颈糜烂,紧接着就是上药、输液,甚至LEEP、激光都上,动不动治疗费上千上万,成为典型的过度治疗的手段。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公众意识到这个问题,避免被过度治疗。分享:
2023-05-23
宫颈糜烂的相关常识_天津妇产科医院电话
津ICP备19008783号

(津)医广【2024】第04-09-01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医院首页
首页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问诊
电话问诊